智能化物流小車來回穿梭,輪胎能在空中“行走”、并且有了“身份證”……,在“工業4.0”時代背景下,浦林成山的科技創新之路,完全顛覆了我們對橡膠輪胎這一傳統行業的認識。
記者 王若凝:我現在是在浦林成山260萬套全鋼成型生產車間里,在我身后,這一輛輛移動的小車,不需要人工的操作,就能負責整個車間的物料運輸,不僅省時,更減少了人力的投入,讓浦林成山的智能化生產在這個生產車間里體現的淋漓盡致。
機器取代人工,是傳統制造業實現產業升級的必然趨勢,在浦林成山工作20多年的梁李有著深切體會。
浦林成山(山東)輪胎有限公司全鋼成型車間大班長 梁李:當時進橡膠廠的時候,給別人的印象就是橡膠廠就是滾輪胎的,勞動強度特別大,現在看一下我們整個工廠,車間的照明比較明亮,同時車間的空調也是恒溫的,同時現在AGV小車的投入,因為AGV小車可以準確的將物料投放到各個機臺,大大減少了我們的勞動強度。
如果將智能化物流設備比作人的循環系統,那么車間投用的MES系統則相當于人的神經中樞,它可以將生產的全流程串聯在一起,實時傳遞生產信息、品質信息及管理信息。在產品出現問題時,會自動觸發報警并形成數據報表。
浦林成山(山東)輪胎有限公司成型及自動物流保障部經理 隋永波:我們通過全力打造智能制造、綠色制造、智慧管理的發展模式,采用了全自動化的設備,實現了從半成品到成品胎分揀的全過程,智能化物流管理,我們現在比以前,操作人員減少了50%,勞動強度降低80%。
智能化為企業騰飛插上翅膀,浦林成山抓住這個核心,不斷推進“智慧工廠”創建,全面提升企業研發、生產、管理和服務的智能化水平。近年來,企業不斷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力度,2019年投入使用的的研發測試中心,為企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撐。
浦林成山(山東)輪胎有限公司研發中心總經理 劉昌波:(研發)測試中心為復雜和龐大的配方、原輔材料以及輪胎品種提供了基礎研究、性能測試分析等強有力的支撐,全市高質量發展推進會議和全市服務企業高質量發展推進會議給我們企業指明了方向,我們研發測試中心也將加大創新力度,大力研發拳頭產品,助力企業做大做強。
由制造主導向服務主導轉型升級,是浦林成山重要的戰略部署。傳統的輪胎行業,只掌握了生產、銷售這部分數據,而缺失了客戶的使用數據。企業精心打造的智安達項目,把裝有智能芯片的輪胎提供給客戶,可以實時收集輪胎的里程,胎壓等信息。及時為客戶提供舒心、便捷的服務。
青島智安達投資有限公司運營總監 肖衛超:我們把這些數據收集回來,進行大數據分析,反饋給我們的制造研發,來提升我們的產品品質,這樣我們整個數據鏈條會非常完整,這樣對產品的質量提升起到很大幫助,目前,這種模式在國內輪胎行業屬于首創。
目前,智安達項目已經在上海、深圳、濟南等30多個地市全面鋪開。未來浦林成山研發技術實力將不僅僅體現在產品設計能力和制造設計能力,更重要的是體現在制造過程中的穩定性,可追溯,對客戶的定制化特殊需求的滿足能力上。
浦林成山(山東)輪胎有限公司總經理 車寶臻:2020年上半年,外部的宏觀經濟形勢比較嚴峻,在這種嚴峻的外部形勢之下,我們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尤其是掛包企業政策的推出,幫我們解決了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面臨的很多實質性的困難,上半年可以說我們基本實現了公司的經營目標,在困難的外部形勢下,實現了產銷量的同比增長,下半年,我們將繼續加大研發投入,加強人才的引進,以創新驅動發展,力爭完成全年沖擊新目標的任務。
摘選:直播榮成 記者:王若凝 張華威